HTML5学堂:必须要说,这是一碗心灵的毒药,我不想灌什么鸡汤,因为那些东西只能够暂时性的蒙蔽双眼。如果你想要了解真相,不怕被伤害,那请往下看,跟我一起干了这碗心灵毒药。
HTML5行业如何?利利一直都是喜欢以数据作为基本的依据,因此我们看看几组数据~~~
相关说明:2012~2013年期间,在就业需求高峰期时,需求量能够达到800左右,在低谷期,只有300~600不等。而在2014年的第四季度,(北京)有了飞速的增长;在飞速增长之后开始回落(2015年),而在今年,回归了一种较稳定状态。
图注:2014年09月~2014年12月期间,由于自身工作比较忙,因此就没有跟进就业需求量的变化,这也就导致了数据的部分缺失。
数据采集来源:智联招聘网;
数据采集人:HTML5学堂-利利、堡堡、国荣
采集时间:每周周三下午17:00;
搜索关键词:"WEB";
搜索类型:根据"职位"进行搜索,只选择当天发布的职位,进行统计数量;
除过年前后以及节假日没有采集数据之外,其他所有周均进行了数据采集,并根据月度计算平均值。
相关说明:该图为利利在北京几个班的就业数据,其中第一个班就业时间为2013年3月;第3个班就业时间为2013年11月。
相关说明:该图为利利在厦门9个班的就业数据,其中1~9分别对应于HTML5-1班~HTML5-9班。HTML5-1班找工作时间为2014年4月;HTML5-5班找工作时间为2015年7月;HTML5-9班找工作时间为2016年5月。
相关说明:2012年2013年的时候,利利在翻公司,学生在投递公司的时候,通常在一个企业等待面试的简历排队数量在10~20左右,还清晰的记得当时的感受:这么一家公司竟然排了20多家~![地点:北京]
时过境迁,2016的当下,有一个现在在深圳工作,工作一年半的学生正好换工作,于是看到了这样的截图……说实在的,看到的瞬间,心寒了一半……(图上的内容就是2016年06月21日这名学员投递公司后的简历“排队”数量)
在2012年,各个媒体、行业内部开始炒作HTML5,将HTML5推上神坛,号称HTML5是可以实现一切的,号称WEB APP的优势有多强,号称响应式布局是多么“伟大”的发明。虽然真实的行业内部依旧保持着冷静,但是对于行业外部的人来说,对于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们来说,炒作将HTML5推向泡沫期,没有足够技术和能力的初入行开发者,也能够随便开口8千。于是人们开始感受到了,原来这个行业这么简单?没有基础都能够学会!
于是乎,大量的人员开始涌入行业,而行业并非是真的那么好发展的,虽然看上去比较好入门,但是“一入前端深似海”……
当然,不得不承认的是,和其他行业相比,IT行业的薪资相对是比较高的。但是,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,IT行业,无规律的加班,长期的电脑辐射,较少的人际沟通……而且IT工作属于年轻饭,随着年龄的增长,会逐渐贬值,最后会有一些人群不得不面对换行业的问题……
国家推出“扶持创业”的政策,对IT行业其实也是有影响的。当大量的企业进行创业,企业的网站、微信的公众号、移动端的APP等等,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,因此每家企业都需要雇佣几个IT员工,包括前端、后台、iOS或安卓的开发者、设计师等等。
2015年,原本行业在下半年开始平稳下滑,但是由于大量企业创业的影响,再次给这个行业“饮了一杯咖啡”。而今,创业之后的公司不少的都开始“倒闭”,原有的咖啡的副作用开始逐渐显露出来……创业并非坏事,也有人创业成功,但是我们都太爱喝鸡汤,所以盯着那几个创业成功的企业,欺骗着自己的内心,却不敢面对那些在创业中垮掉的公司。要知道,如果按照百分比进行衡量,创业的生存率近乎于0……
2012年的时候,自己开始从事讲师的工作,也是在2012年的时候接触到了自己的第一个班级。从2012年走到现在,自己看过了iOS行业的大起大落,也经历着HTML5行业的起伏。
2012年的时候,移动端刚刚起步,还记得那时候做项目的时候,是使用px这种固定像素进行开发。而随着行业的发展,逐渐的出现了响应式布局(2013年流行开),百分比与em(2013年下半年),rem(2014年)的开发方法,到了2015年2016年,各个框架,各类的实现方法层出不穷。
换言之,随着时间的发展,以前的“新”事物已经变成了“旧”东西,而行业对这个事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越来越强,相对来说对技术开发人员的整体要求越来越高。
从2012走到现在,已经送走了十几个班,送走了近300名学生。每个班级我或者讲师都会问每个学生,你到底为何来学习HTML5?
在2012年、2013年,我们得到更多的回答是:“对这个很感兴趣,自己学了一段时间了,感觉想往这个方向发展,但是自学的知识体系不足”;“希望用这个技术和自己当前的行业做结合和跨界”;“希望开发出自己的一个产品”;“希望创建出属于自己的个人网站”;“希望借助这个行业进入IT,然后向项目经理的职位发展”;“想进到BAT(百度阿里腾讯)当中,掌握更多的技术和能力,然后创业”……
到了而今,我们得到的更多的回答是:“听别人说这个行业不错”;“这个以后薪水比较高”;“招生的承诺包就业”;“学校没学啥东西,出去感觉找不到合适的工作,所以培训学点技术”;“为了找一份工作”……
这时有人可能会觉得,不会吧,不可能吧?
而现实就是如此~!造就这种现实的就是上面提到的行业,在2012年的时候,同样学习HTML5和iOS,都是一样的学费,HTML5的学习时长长达6个月,iOS学习时长只有4个月。学完之后,HTML5开发工程师的薪资是4500(北京),iOS则能够达到6000~8000(北京),这时候你可以想想,如果你没有什么想法,你会在那时选择HTML5吗?
当然,任何时代都会存在“思想者”,任何时代也存在没有目标的“彷徨者”。利利在此处说的只不过是整体比例的偏向。
在最初这个行业还处于萌芽期的时候,来学习的人通常是经过详熟的思考,也具备着更强的目的性和综合能力。而当行业发展到增长期和高峰期时,来学习的人,大多数是没有太多想法,没有太多的目的性,平均综合能力偏差。
而行业要求呢?在最初行业处于萌芽期时,行业要求不会太高,一方面技术比较新,不足够成熟;另一方面了解这方面技术的人比较少,处于狼(企业)多肉(人才)少的阶段;当行业步入增长期和高峰期,经过了几年的磨砺,行业已经逐渐成熟,而了解这方面技术的人越来越多,出现了肉多狼少的阶段,于是行业要求瞬间提升了几个档次上去。
当然,做培训的机构也没有那么好做,要把人和行业标准的距离缩小,而这个距离,随着行业的发展,越来越大……缩小的难度自然也越来越大……
到底什么能力是行业里最珍视的?也是当下的学习者最缺失的?——在文章后面“看看未来”部分,我会提到。
决定薪资的标准是老板是否是土豪?还是自己能力技术有多强?还是应聘者的学历?
都不是!很多人觉得学历高的通常综合能力更强,理应得到更高的工资。很多人觉得自己能力技术比别人强一些,所以能够拿到相应较高的薪资。但是真的是这样子吗?
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:成本无法决定价格!
在面试同样的岗位时,你在学业上投资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,是否应该拿更高的薪资?就如同你花3年学会了HTML5开发;别人花了9个月学会了HTML5开发,假设你们当前的技术水平是一样的,那么此时,公司在雇佣你的时候要开出比别人高3倍的薪水吗?
再来说说技术能力,先讲一个自己经历的故事吧。
2012年自己刚开始教HTML5的时候,北京HTML5开发工程师的平均薪资只有4K~4.5K,只有本科、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才有可能突破5K大关。而那时,稍微了解一些iOS的工程师,在北京都能够要到6K~8K的薪资。3年过去,到了2015年上半年,培训iOS的学生,技术水平很牛的,也仅仅能够拿到6K左右的薪资,而HTML5则飙升到了8K~10K,一发不可收拾。又过一年,到了当下,虽然HTML5初学者的整体技术水平在上涨,但是薪资反而开始下降。
因此,请记得:成本不决定价格,市场供需才决定价格。当职位多而人少的时候,每个开发人员都是香饽饽;当行业需求下来了,而懂得人多了的时候,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……
另外,利利在此温馨提示:如果老板开出的是高于行业的薪资,那么先别高兴,虽然你的岗位没变,但老板想要你做的事,应该会比原先设定的更多更难,需要让你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。
即便你已经入行开发工程师,也不能掉以轻心,因为你必须清楚谁决定你的去留?
老板?自己?都不是~!
所有的公司都是要盈利的,当一个工程师和别人拿着同样的薪资,创造的价值却不及别人十分之一,你距离被辞退就不远了。因为,如果不把你请离,就是对其他同事不负责。
是的,请注意,“别人”~!我们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呢?是“别人”!换言之真正决定一个工程师去留的,是同岗位的其他竞争者。
每个企业都对某个岗位的人员存在一个预期,这个预期是由“其他竞争者平均水平”所决定的标准,这种标准并不是大家的随性而为,而是伴随着雇主和雇员长期市场博弈逐渐形成的。
如果雇员的能力低于这个预期,那么上级通常要么请他离开,要么让其换岗尝试其他工作(而其他工作通常都是比当前工作更基础,标准更低的)。
对于已经在行业中工作了一段时间的工程师,如果自己没有能够成长,当大量新人涌入这个行业,当这些新人拥有着更强的技术,更低的价格,更强的“工作战斗力”,那么“老员工被请离”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~
很多人觉得,我缴纳了上万的费用,换取的学习为何是这样的?培训机构的服务为何不做的好一些?
在最早我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,自己曾把教育和培训划等号,但是后来才发现培训,其实不是教育,它只是一个企业,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,而非什么教育机构。培训,其基本的盈利,定价的主要原因,并不是对一个人的教育,而是作为缩短一个人学习时间的中介。
培训者没有足够的时间,而培训机构则提供了缩短学习时间的解决办法。就如同从北京到广州,不同的交通工具最大的不同之处无非是价格和时间。说到底,培训,卖的是时间,而非教育。
怪培训吗?说实在的,培训机构和学校的不同,就在于它是独立运营的企业,没有国家的资金支持,倘若亏本,这家企业就直接面临倒闭。所以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何培训机构在招生的时候会适当的“夸大其词”(自己在最早做讲师的时候根本不能理解,为何不能以诚信去招生。但是当自己做到管理层之后,突然发现,虽然我们真的想以诚信去招生,但是这个世界不给我们“学生”[2015年我们也尝试过])
如果不夸大,会是什么样子?想象一下:一个招生人员,告诉你这个行业薪资不错,但是日后你所面临的工作是很辛苦的,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嘛,之后他告诉你“我们不包就业,只将就业的方法以及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传授给你”。而其他的机构告诉你:包就业,包推荐,包薪资,这个行业很轻松,一学就会,以后发展空间很大。试问,你会选择哪一个?
如果你选择第二个,这叫人性。如果你选择第一个,可能你更看重的是自己的能力学习,而非别人“吐”给你的东西。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第二个,这样每个班级能够有多少学员?的确,有思想有抱负的学员肯定能够学的很好,但是太少,这样少的一个人群,能否支撑一个机构正常的开支和运转?
当市场在招生的时候做了夸大,而学生在心里没有定位清楚,之后,这两者的落差感,就会让学生觉得“很不爽”~归根到底,到底是谁的问题?虽说培训做了夸大式的宣传,但是不得不说迫于无奈,但是也是存在问题和责任的;对于学生,心态才是致命性的因素,当把救命稻草寄托于他人的时候,当没有将救命稻草把握在自己手中时,就已经注定了最终的失败。
不要依靠任何人,请依靠自己!只有自己不会辜负自己!
对于培训中的讲师,在2014年以前踏入这个行业的讲师,都是值得尊敬的,因为那时HTML5讲师的工资都没有IOS助教高,也没有出去做开发高,那时的讲师送走的毕业生都比自己工资还要高。那时的讲师有着更多的情怀~一种教书育人的情怀。所以,如果你现在遇到不错的讲师,如果他传授了技术之外的东西,你应该暗自庆幸,因为那并不是他的本质工作,而是他内心情怀的驱使。
入行之后,一层一层的筛选,真正能够走得好的不可能很多。即便是能够在行业很好的时候进入这个行业,也并不等同于而后的40年你会发展的好。即便是在最初行业不是太景气的时候进入行业,也依旧可以在这个行业杀出一条“血路”来。
敲门砖的好坏决定着起点的高低,但是决定未来的是当下和未来的你。经典的二八法则是很适用于这里的,只有20%的人能够在工作中走到更高的职位或拿到更可观的薪资。想要在未来突出重围,那么就必须努力让自己成为那20%。
最核心的能力与最重要的思想。所有能力当中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,没有之一。经验没有,可以学。不会团队协作,可以学。学习能力强,其他方面能力的欠缺都是暂时的(人品除外)。纵观当前入行的学习者,又有多少具备学习能力或方法呢?即便讲师一再强调,一再引导,还是不愿意自己动手动脑。
最重要的思想?主动思考,思考如何做的更好,思考自己还可以获得什么,思考除了技术之外自己还能够收获什么,思考目标,思考意义,思考工作中自己的心态与不足。各位还没有进入行业的学习者,试问这些问题是否想明白了?技术之外我还要掌握什么?我的目标是什么?我希望我的未来是什么样子?在这个行业当中我要做到什么程度?为何在学的时候我的速度比较快/慢?我的学习方法有什么问题?行业有什么变化,我应该如何调整?(当然我在这里罗列的仅仅是一部分,却的的确确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发现自己是否有主动去“动脑子”)
从最早一批学生毕业,到现在已经3年多了,各个学生的现状不尽相同,3年之后,有月薪上万,上两万的,也有月薪还停留在6000、8000的。未来的路在自己手里,想要什么样的生活,也要依靠自己。
而今,HTML5已经渐渐走下神坛,未来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以及薪资都会慢慢的趋于平稳。这几起几落,其实就是所谓的市场调控。
未来,即将被推上神坛的,或许是VR,或许是AR,也有可能是大数据。但,不论哪个,也势必会经历同样的起伏兴衰。
无论当下还是未来,在合适的时间入对行业,的确会对自己的起步有很大的帮助。但是也仅仅是起步,工作与人生的路很长,未来的路能否走好,要依靠自己奋斗,不然,那个好的开始,只会成为你回忆过去的谈资,因为你的当下和未来不值得作为谈资……
一碗真实的“毒药”,由心而发,利利也没有去看花了多少时间在这个上面了~快要走了,祝愿所有从事HTML5开发的人们工作顺利吧!
欢迎沟通交流~HTML5学堂